這世界上再也沒有比生命更寶貴的王玉了。當陷入關乎生命的民傳兩難境地,該如何選擇?善向上一方是漸已年邁、殘疾的王玉病體,一方是民傳未知水深、命懸一線的善向上溺水者。生死一瞬,王玉杜集區朔里鎮矬樓村村民王玉民近乎本能的民傳救人壯舉感染了很多人。
時間撥回到三年前,善向上2021年6月6日上午11時,王玉68歲的民傳王玉民騎車趕去自家田地,途經朔西湖王譚莊路段時,善向上發現與三輪車一同掉入魚塘的王玉礦山集街道辦事處張院村村民高美麗。正值中午,民傳四下無人,善向上眼見高美麗在水中浮沉,不斷掙扎,王玉民鞋也沒來得及脫,直接下水。水深夠不到底,他沒有猶豫,奮力游去,使出最后的力氣將高美麗推上了岸。見她并無大礙,王玉民自感身體不適就悄悄離開了。這位老人2019年才植入心臟起搏器,且患有腦梗和腰間盤突出,右腿還有殘疾。

事后兩個多月,當高美麗帶著孩子敲鑼打鼓送錦旗上門,家人和村民們才知道王玉民的救人義舉。當年9月,王玉民獲評“淮北好人”,2023年,先后獲評第八屆淮北市道德模范和全市第十屆見義勇為人員表彰。

2024年春節前夕,記者來到王玉民家中。這位71歲的老人顯得有些憔悴,聽力也不太好了,可精神頭還很足。小兒子王峰說,一年前老人的母親和妻子相繼去世,四個孩子都工作在外,偶爾回來看看,平時只有他自己在家,依然閑不住地來往于家中魚塘和田地,不輟勞作。

“我們都嚇死了!他自己前些年還臥床不能走呢!”回想起當時,王峰有些激動。對此,老人只是樸實一笑:“咱不能看著不救啊。”
救人后的第二年春節,高美麗和兒子帶著煙酒和牛奶等禮品前來看望,對王玉民舍身忘我的施救再三表示感謝。老人只留下了牛奶,剩下的統統讓帶了回去,也不與人提及此事,生活歸于平靜。
臨近中午,附近的幾名鄰居上門,都是相處幾十年的老“伙計”,在老人獨居后,大家很有默契地時不時前去探望,村里也常常派人過來,生怕老人在家沒人照應。
“一開始我們都不相信他救人,就他一身的病……”鄰居張光英說,從年輕時王玉民就是個靦腆、不太吱聲的“老好人”,從不做冒進事。知道誰有什么困難,他會默默地幫忙去做了。他平日里節儉得很,一身衣服穿十幾年,現在去村里老年助餐點打頓飯,省省能吃一天。可是對別人,卻一點都不小氣。前些日子在魚塘打了幾斤魚,剛上岸碰見一名村民帶著孫女路過,小姑娘好奇問了句網兜里是啥,“他都不認識人家,上去就送魚,讓人都裝走了!”
矬樓村村干部孟春春告訴記者,王玉民老人雖然不多言語,但村民們對他見義勇為的行為都很敬佩。大家紛紛表示,他是村里的驕傲,也是傳遞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杜集好人”“杜集區見義勇為人員”“淮北好人”“全市見義勇為評選表彰”……這些獎狀和綬帶老人都放在里屋,悉心保存。王峰說,父親珍惜榮譽,卻不愛張揚。小時候在家就教導過他,看到別人有需要,就一定要去幫忙。
“我爸年輕的時候還救過幾次人。”王峰說起了多年前的往事。王玉民年輕時水性較好,養魚農作都是把好手。有幾次渾身濕漉漉地回家,也不說為啥。只有在自己這里才說出實情,原來是下水救人了。最近的一次是二十年前的冬天,父親從礦上拾糞回來,看到一對小夫妻在吵架,妻子一氣之下一頭栽進魚塘。當時寒天臘月的,一旁的丈夫也沒了主意。路過的王玉民當即跳入水中將人救起,因此腰腿落下病根,行動不便。
臨走前,王玉民告訴記者,自己從不后悔救人,“那我不能動的話,我喊別人,能動,我還得救!”(記者 于曉 通訊員 張迪)

2024年穗梅企業資源對接暨高層次人才研討交流活動在廣州舉行

科創一線看轉化丨機器人“巧手”破解特鋼質檢難題

吉林長春:古老母親河綠意盎然煥生機

安徽楚文化文物精品在上海展出

韓名將黃宣優改寫男子200米自由泳亞洲紀錄

吉林建筑大學黨委原書記崔征接受審查調查

幸福“慢火車”上看電影、趕大集

中國工商銀行吉林省分行精彩亮相第十五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

“庭院+”助力經濟發展!梅州因戶制宜打造特色美麗庭院

長春市委原常委、長春新區黨工委原書記華景斌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上海:探索鳥與“線”和諧共生

第十五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丨打卡集章攻略來啦!

13道筍肴領略舌尖上的清遠!“清遠西牛麻竹筍一桌菜”全圖解

第九屆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主會場活動倒計時2天

一汽奔騰與悅達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Copyright © 2017-now 國際動態傳媒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