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廣州迅(陳曉瑩 記者李青山)3月12日,廣州廣東省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廣州市老年人陪伴式消費現狀調查報告》。市消失報告顯示,調查到陪逾五成的顯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到陪伴缺失。
本次調查的逾成對象為55周歲及以上的“銀發群體”及其家人,調查方式包括問卷調查、老年深度訪談和案例分析等。人感其中,伴缺問卷調查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廣州共回收有效調查問卷2319份;深度訪談對10位消費者和2位從業者進行一對一的市消失訪談。
據統計,調查到陪2023年廣東省月人均養老金為3630元,顯示本次受訪的逾成老年人平均月收入達5635.11元,顯著高于廣東省月均養老金水平。老年
受訪對象中,人感空巢老人占比21%、獨居老人占比18%、與子女同住但未有孫輩占比14%,逾五成的老年人有更多空閑時間。從調查情況來看,約51%的廣州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到陪伴缺失。
調查發現,當老年人感到陪伴缺失時,會尋找各種活動消磨時間,如到社區養老中心參加活動、種植花草、刷短視頻、與朋友聚會、參加書法、繪畫、音樂等文化課程/老年大學、做家務活及旅游等。其中,花費較多的前七項分別是旅游和朋友聚會(各占14%)、飼養寵物和種植花草(各占12%)、刷短視頻、做家務活及網上購物(各占11%)。
此外,老年人熱衷通過會銷或養生體驗店購買保健品,來滿足情感及健康需求。調查發現,有62%的受訪者是通過保健品推銷會(占比30%)或養生體驗店(占比32%)購買保健品。老年人愿意在保健品推銷會(養生體驗店)購買保健品的主要原因是銷售人員經常上門/或電話問候(占比44%),會提供一對一的保健服務(占比35%),銷售人員送貨上門且陪聊天或做家務(占比35%),這些填補了老年人的陪伴缺失。
調查發現,雖然陪診服務在廣州尚未普及,但服務需求較高。僅7%的受訪者表示曾使用過陪診服務,46%的受訪者表示當家人工作太忙難請假或請假成本太高會使用陪診服務,還有44%的受訪者表示陪診服務能提前做好診前規劃,提高看病效率。
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老年人進行陪伴式消費更多是情緒消費,因此,要讓老年人放心消費,滿足老年人的情緒需求是重要一環,可以豐富社區老年活動中心的活動,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同時,家人的關注是防止老人上當受騙的重要一環。
為切實保護老年人消費權益,廣州市消委會建議在立法層面明確在大額消費、預付式消費、自動續費等方面,增設短信、電話或者書面形式通知等確認環節,確保老年人在進行上述消費前得到子女或監護人知情與認可。同時,應在法律中明確未履行子女確認環節商家的法律責任,從制度層面為老年人消費權益構筑“防護網”。
此外,應強化監管,持續開展符合老年人身心特點的消費教育活動;制定標準,全面推進適應老年人需求的陪診服務規范化發展;加大關懷,積極營造能激發老年人消費活力的環境。
Copyright © 2017-now 國際動態傳媒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