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沈陽10月23日電 (記者 韓宏)“鄭家洼子的東北地區朋友圈——東北地區青銅文化巡禮”展23日正在鄭家洼子青銅短劍墓陳列館開展,本次展覽是青銅國內首個系統梳理東北青銅時代遺址遺物的專題展覽。
東北青銅文化的文化出現和發展基本與中原青銅時代同步,跨越近2000年,巡禮并在游牧、展沈漁獵、陽舉農業等諸文明的東北地區碰撞融合中,形成了鮮明的青銅“東北特色”。1965年,文化鄭家洼子青銅短劍大墓被發現,巡禮797件精美文物震驚世人,展沈沈陽也因此成為東北青銅文化圈的陽舉重要一員。

本次展覽以三個部分、十三個單元的架構,按“夏商時期-西周至春秋時期-戰國時期”的時間脈絡,生動呈現出東北地區青銅文化從初興到繁榮繼而衰落的歷史進程和發展圖景。

據介紹,夏商時期東北青銅文化迎來曙光,濃郁草原風格青銅器和精美中原青銅器交相輝映;西周至春秋時期東北青銅文化進入全盛期,青銅器種類和數量極大豐富,并對朝鮮半島等周鄰文化產生了影響,東北特色的曲刃青銅短劍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角;戰國時期,隨著中原燕文化的到來,東北青銅文化為之一變,余暉絢麗,直到西漢時期徹底為鐵器所取代。

從鄭家洼子出發,上下千年,幅員萬里,一個又一個青銅文化的遺址遺跡,如滿天星斗,鐫刻在東北大地上。東北青銅時代的大坐標系,在歷史的迷蹤中閃耀生生不息的光芒。那曲線柔美的鋒利短劍,寒光熠熠的多鈕銅鏡,那做工精細的斧與箭,那樸素大方的陶與石,互相之間親如兄弟,每個組合卻又變化萬千,休戚與共,和合共生,這就是宏大的鄭家洼子的朋友圈,更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格局早期形成的重要見證。
據悉,本次展覽由沈陽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沈陽博物館主辦,鄭家洼子青銅短劍墓陳列館承辦,展期五個月。(完)
Copyright © 2017-now 國際動態傳媒 版權所有